在如今这个“抢人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企业为了招到心仪的核心人才,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少企业的招聘负责人(HR)为了快速完成招聘目标(KPI),可能会采取一种“广撒网”的策略——同时与好几家猎头公司合作。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似乎能汇集多方资源,加速招聘进程,但它真的像看起来那么美好吗?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不易察V察的“坑”。咱们今天就来深入聊聊,这种操作到底是不是一门明智的生意。
一、招聘效率的博弈
很多HR认为,签约多家猎头就如同给招聘任务上了多重保险。理论上,更多的猎头意味着更广的人才搜索网络,不同的猎头公司可能各自拥有独特的候选人渠道和人脉圈。当多个“捕手”同时出动,捕获“猎物”的速度和概率似乎自然会大大增加。这种竞争性的环境,还能促使猎头们为了抢先一步拿到结果,而不敢有丝毫懈怠,从而提升整个招聘流程的效率。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很骨感。管理多家猎头公司本身就是一项极耗心力的工作。HR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分别与每一家猎头沟通职位需求、企业文化,并反复回答他们提出的类似问题。更令人头疼的是,不同猎头推荐来的候选人,很可能会出现“撞车”的情况。处理这些重复推荐的归属问题,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引发与猎头之间的不快。最终,HR会发现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耗费在了沟通、协调和甄别重复简历上,而非真正与优质候选人进行深度交流,招聘效率不升反降。
二、猎头服务质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竞争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猎头的积极性。为了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拿到那笔不菲的佣金,猎头顾问们会使出浑身解数,快速地将他们手中最匹配的候选人推荐给企业。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似乎成了最大的赢家,可以坐享“渔翁之利”,在最短时间内看到一批候选人。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猎头行业的资源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当一家猎头公司得知,某个职位有好几家同行在同时操作时,他们内心的小算盘就开始拨动了。对于猎头来说,最优质的、最独家的候选人资源,他们会更倾向于推荐给那些与自己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或预付款协议的客户。因为这样的合作模式,成功率更有保障。而对于这种“广撒网”的职位,他们可能会采取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将一些“次优”或者匹配度没那么高的候选人先推过来“探探路”。这导致企业收到的简历质量参差不齐,看似热闹,实则有效信息寥寥。更有甚者,为了抢速度,个别猎头可能都来不及对候选人进行细致的背景调查和意向沟通,就把简历“甩”了过来,大大增加了企业后续的筛选成本和用人风险。
三、雇主品牌形象
想象一下,一位身处某行业金字塔尖的候选人,在一周之内,接到了来自三、四家不同猎头公司的电话,推荐的却是同一个职位。他会怎么想?“这家公司是有多缺人啊?”“内部管理是不是很混乱,连招聘渠道都统一不了?”“他们是不是很急,所以才这么不挑剔合作的猎头?”无论答案是哪一个,都无疑会给候选人留下一种
优秀的候选人,往往非常看重雇主品牌和企业文化。这种混乱的招聘场面,不仅会让他们对职位的兴趣大打折扣,甚至会让他们对这家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产生质疑。此外,不同的猎头顾问在向候选人传递公司信息、解读职位需求时,很可能会因为理解偏差而出现口径不一的情况。这会进一步模糊、甚至扭曲企业的雇主品牌形象,让候选人感到困惑。一个统一、清晰、专业的对外形象,在吸引顶尖人才时至关重要,而“广撒网”式的猎头合作,恰恰是这方面的大忌。
四、综合成本的考量
许多企业之所以倾向于同时与多家猎头合作,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是,大部分猎头服务都采取“结果导向”的收费模式(Contingency-based),即“人不到岗,不收费”。这种模式看起来风险极低,企业似乎不用付出任何前期成本,就能驱动多家猎头为自己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这种“免费的午餐”背后,隐藏着不菲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首先,非独家的合作模式,猎头收取的佣金费率通常会更高。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HR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企业最大的人力成本。如前所述,筛选海量简历、应对多家猎头的轮番“轰炸”、处理撞单纠纷……这些琐碎的工作会占据HR的大量时间,使其无法专注于更具战略价值的工作,比如人才盘点、组织发展等。与其在低效的沟通中内耗,不如寻找一个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借助像
签约多家与独家合作的优劣势对比
合作模式 | 优势 | 劣势 |
同时签约多家猎头 |
|
|
签约独家/少数猎头 |
|
|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同时签约多家猎头公司”这把“双刃剑”,虽然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对于一些非核心、招聘量大的标准岗位)可能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对于那些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高端关键人才的招聘,其弊端往往远大于利益。它不仅可能拉低招聘的实际效率和质量,更有可能在无形中损害企业的雇主品牌,最终得不偿失。
因此,我们更提倡一种精耕细作的招聘策略。企业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选择”而非“数量”上。与其将希望寄托于“广撒网”,不如花时间去精心筛选、并与一到两家真正专业、敬业、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猎头公司或如禾蛙这类整合了优质猎头资源的平台,建立起长期、稳固、互信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深度的沟通,让猎头成为真正理解你业务的“外部合伙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份推荐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考量,每一次与候选人的接触,都是在为你的雇主品牌加分。这,才是真正明智且可持续的“猎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