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禾禾同学会 | 李春荣Barney:以价值回归筑基,用平台共生赋能,重构猎头行业新生态!
2025-07-03 禾蛙洞察

编者按:人力资源服务变革浪潮奔涌,大咖们逐浪前行,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感悟。2025伊始,禾蛙推出《禾禾同学会》系列访谈专栏,邀请人力资源服务创业老板、合伙人、资深猎头/外包顾问参加访谈。旨在为从业者传授经验、指引方向,助力成长。本文为禾禾同学会第十七期。

二十年行业沉浮,见证猎头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专业沉淀。当AI重构传统模式,平台经济重塑行业生态,如何在变革中回归经典、重构竞争格局?

本期《禾禾同学会》对话德纳仕企业管理咨询猎头合伙人李春荣Barney,这位兼具甲方视角和20年猎头经验的行业专家,分享在技术变革与行业洗牌的双重考验下,猎头行业如何实现专业价值回归与生态模式创新。一起来看...

适者生存,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Barney的职业生涯始于1999年,毕业后在甲方从事销售工作,6年后成为某知名互联网IT媒体的客户总监,工作重心历经了制造、研发、销售、市场,这段经历让他对企业用人的底层逻辑有了扎实的切身体会。

2006年,他以分公司奠基人身份加入某大型外资头部人力资源公司,正式进入猎头行业。他的成功转型验证了:在猎头行业,懂行业比懂招聘更重要——这正是当下猎头最稀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该人力资源公司的15年,“周五接到调令,下周一到新岗位”的突发调动锻造了他独特的快速反应能力。面对新团队、新客户、新行业,他说:“要带着自己的风格求同存异。”正是这种能力,Barney得以在多次行业波动中持续创造价值。

2023年,他加入了一家本土人力资源集团公司,全盘负责招聘事业部管理并成功打造出海业务;如今,又以管理合伙人的身份开启创业。从销售到猎头,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每一次身份转变都让他对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对行业现状有着深刻洞察:近些年太多行业小白直接进入猎头行业,导致目前行业正处于人员挤出状态。近五年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猎头顾问因行业背景欠缺被淘汰出局;由于对客户行业和人选工作场景缺乏深入了解,猎头工作推进困难,大量猎头转去甲方任职。Barney表示,其半数以上客户公司的招聘团队拥有猎头从业背景的招聘专员。

当前,猎头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专业洗牌。Barney的经验给出了明确方向:保持专业定力,才能在变化中找到确定性。这既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更是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管理之道,穿越周期的团队韧性

Barney深耕猎头行业20年,带领团队历经多次行业大考:比如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猎企集体亏损;2021年共享经济退潮叠加市场波动,行业持续下行。

当多数从业者在周期震荡中挣扎求生时,他的团队却在公司众多团队中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三,被称为业绩常青树,同事戏称“上台领奖领到手软”。其背后的管理智慧,正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密钥。

选人时,Barney尤为严苛。他以自驱力、细节把控力、责任心和结果导向为标尺,选眼里有光、行事有方的人;早期就筛选掉做事马虎、缺乏责任心、拒绝学习的人。这种高标准筛选,为团队长期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人上,他秉持严进宽出的原则。“若统计行业试用期通过率,我的团队肯定是行业内较低的。”他始终坚持3-6个月的双向考察期,不合适就要快速做决定,去找更适合自己的团队,他说“这不是因为苛求,是源于责任,是一种专业的善良。”

育人时,Barney秉持成人达己的理念。他笑称自己“好为人师”,而他本身也是苏州多家本专科院校的校外导师和外聘人力资源课程专业讲师。经他培养的团队,涌现出大量的百万级顾问,不少顾问成长为团队管理者或创业者。看到成员发展出色,他深感成就他人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客户行业方面,随时关注产业和市场发展新趋势,准确捕捉下一个风口和明星行业,培育新的团队。对于20年间的外资制造、互联网、高科技、金融、汽车、医药、芯片半导体等行业热点轮动,每一个阶段Barney的大团队中都会脱颖而出热点行业业绩优异的佼佼者。犹如团体长跑比赛,不同的阶段队伍中总有新人出来领跑,即保证了整体速度,又不乏动力补给。

当猎头行业从快餐化向专业化转型,Barney的管理之道给出了明确答案:唯有坚守专业标准,打造学习型团队,才能在周期波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优胜劣汰,呼吁猎头回归专业

近几年,Barney敏锐地察觉到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价值重构。“现在猎头从业者数量是2006年左右的十倍,但专业标准却严重降低。”他指出,行业快餐化让猎头被贴上“中介”的标签,这令资深从业者深感焦虑,“因为我们讲究的是专业和经典。”

回忆早期从业经历,他感触颇深:过去,猎头顾问每完成一次候选人面试,都要填写详尽的面试工作表;与客户沟通订单也有专门的记录表。年末用穿线工具装订档案。两三年下来,办公室整面墙的柜子都被工作档案填满。而当下,随着信息化普及,猎头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但细致的专业沉淀也逐渐消失,猎头对人选的评估深度和专业度也随之下降。

行业正在自我净化。他提到,自己刚入行时人手必备“红宝书”——胜任力模型,如今仍在使用的猎企不会超过20%。所以面对行业顾问数量每年约递减30%的现状,他直言:“如果减少的是不专业、不愿意回归专业的顾问,对行业和客户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这场价值回归中,两大趋势正在形成:一是KA大客户模式的复兴,强调深入挖掘企业用人逻辑,以专业咨询提升服务质量;二是禾蛙等轻量化、自由化协作平台的兴起,支持猎企与顾问轻资产入驻,既解决资源、订单获取难题,又保障回款安全。

这种“专业内核+平台协作”的复合模式,正构建起猎头行业穿越周期的新基建。不仅能重塑猎头价值,更为行业在AI浪潮下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底层架构。

生态革命,AI时代的协同新范式

Barney以亲身经历感叹AI的进化速度:“以前接到营销电话,很容易分辨出是机器人的声音;今年开始,接到得先问‘你是真人还是机器人’,AI模拟的语气和应答逻辑,几乎让人难辨真假。”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猎头从业者不得不思考:当基础工作被AI替代,自身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

当前,80%的从业者仍依赖网搜简历,70%的猎头公司处于单打独斗的分散状态,资源难以整合,效率极为低下。在此背景下,平台生态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破局关键。

禾蛙平台,通过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为行业带来全新思路。猎头可使用AI工具实现精准拓客、及时掌握全网人才动态、快速摸清岗位需求;同时,猎企还能将闲置资源发在平台上,通过智能算法匹配,快速对接优质供应商,将复杂项目拆解分包,快速提升交付能力。

在禾蛙平台,猎头、猎企、BD、以及有招聘服务经验的个人从业者均可自由入驻,打破传统雇佣模式的束缚,顾问无需固定办公,可通过平台智能系统灵活接单,还能享受回款保障。

这种“技术提效+平台聚合”的新模式,推动猎头行业从孤军奋战转向生态协作,既放大个体的专业价值,又为行业构筑起抵御周期波动的新型护城河,引领猎头行业迈向生态共赢的发展新阶段。

当AI浪潮重塑猎头行业肌理,Barney以20年实战洞察揭示:简历筛选可被算法替代,但对企业战略的深度解码、对人才价值的多维判断,始终是猎头顾问的不可替代性支点。

禾蛙平台所代表的“专业内核+生态协作”模式,恰是价值回归与技术革新的融合典范——让AI处理基础事务,释放顾问聚焦战略咨询的专业价值;以平台链接资源,激活专业协作生态。这种“技术筑基、人性赋能、价值回归”的进化逻辑,或许正是猎头行业穿越周期、驶向生态共赢的下一个坐标。


禾蛙

禾蛙,科锐国际旗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互联平台,以人力资源服务生态下的多元协同,长期共赢为使命。禾蛙旗下包含禾蛙平台、禾蛙盒子、迅致、同道等生态产品,致力于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共赢的产业互联新生态,用数智赋能行业,打造人力资源行业新基建。当前,禾蛙已聚合33,600余家生态合作伙伴,15.35万余位人力资源服务生态顾问,链接海内外400多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