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力资源服务变革浪潮奔涌,大咖们逐浪前行,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感悟。2025伊始,禾蛙推出《禾禾同学会》系列访谈专栏,邀请人力资源服务创业老板、合伙人、资深猎头/外包顾问参加访谈。旨在为从业者传授经验、指引方向,助力成长。本文为禾禾同学会第一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人力资源服务的“江湖”,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人送雅号“行业江湖盟主”。
原本开篇想隆重介绍一下本期嘉宾,但因为名气太大,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十几年白干了!”
他就是——夏至工作室创始人、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理事会副秘书长夏里根先生。
近期,《禾禾同学会》对夏里根先生进行了访谈,聊聊其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经历、印象深刻的那些故事,以及对禾蛙与同行的未来展望~
夏至,发光发热照亮行业
在夏老师的工作室,有一面装饰着卷轴页的签名墙,每一位前来咨询的企业人士,都会留下自己的签名。当卷轴页已经签字满满当当,就会收起来重新挂上空白页,这一充满仪式感的习惯一直延续。
夏至工作室的签名墙
仅从工作室场所来看,平均每年保持着600多位商业来访,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大量的接待。也许有人会诧异,这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呢?正如夏老师所说,一方面“我是E人,表达欲非常爆棚”,另一方面“因为热爱,所以不知疲倦”。
目前,夏老师作为资深行研专家,链接的行业头部腰部老板数量已经达到七八千人之众,规模非常可观。
夏老师工作室的名字——“夏至”。含义有哪些呢?“老夏来了”是第一层,夏至节气的寓意是第二层。夏至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
夏老师表示,希望用自己的热度和光度,去帮助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更好地实现超链接,更好地合纵连横,相互之间合作共赢。
他入行十几年,一路走来,收获的成绩异常璀璨夺目。与如此耀眼的成绩形成反差的,是其做事风格异常低调,明明为行业发展做了那么多事情,却很少出现在聚光灯面前,不爱宣传...不禁让人好奇,行业大佬是怎样“炼”成的?
有担当,自古英雄出少年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夏老师第一份工作期间。彼时彼刻,夏老师来公司不到1个月,就被认定为总经理接班人,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那是2007年底-2008年初,金陵大雪,为六朝古都增添了几分厚重与恢弘。在这样唯美氛围里,十万火急!根本打不到车!我们故事的主角——23岁的夏老师,正在雪地一路狂奔...
事情是这样的:头一天,夏老师所在公司的老板与南京当地的一所单位约定,第二天下午4点过去,召开用工相关会议。但由于连轴转好几天,连夜做标书,上午做投标,老板已经非常疲倦。导致在约定时间的当天下午,老板累到昏睡,怎么敲门都喊不醒。
在夏老师从3点开始敲门,敲到3点半,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再想到去客户公司的路程是半小时,他当机立断,做了一个决定:拿起了老板的包,自己再找了个本子,只身一人前往赴约,于是出现了上文的场景。
会议现场,20岁出头的小伙子,入职才不到1个月,独自面对客户单位十几位科级以上领导,能否妥当应对?后续究竟怎样呢?...精彩尽在完整版视频!
四十不惑,解决痛点并前进
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不断攀岩的路上,夏老师的职业道路可以大致分为一份工作和一份创业。
从23岁开启工作,4年时间从一线员工成为总经理,又用了4年,从总经理做到全面管理,把公司带上新三板。时间来到夏老师32岁左右,他发现了行业一个痛点——缺乏深度学习。于是,着手搭建了体系化授课模式。
解决了深度学习的问题后,他又发现台下的大家缺少社群关系,彼此之间没有认识的机会,于是创造了线上伙伴联盟。社群里每天都有大量自发的求问与对接,“海外高管来国内工作需要哪些资料?”、“某地社保代理业务谁能做?”、“请问谁有电子签资源?”...
星火燎原,在行业资源与经验积累足够丰富后,夏老师从37岁开始创业。想对行业做更多专业研究和战略引领,把成功案例剖析之后给到大家,让他们未来发展方向更清楚,最起码少走弯路。在为行业做咨询的同时,助力行业更多生态联合。
顺势而为,应势而谋。谈及业务模式现状,夏老师坦言,是自下而上产生的,取决于客户实际需求。
至今,四载风云已过。夏老师来到不惑之年,身为创业老板的他呈现出一种难得的“松弛感”。
工作之余喜欢陪娃,某些时候化身“晒娃狂魔”;看电影喜欢开心娱乐的片子,适合全家一起乐呵...
“Work-Life Balance”对他而言不是难题,而是灵活可选的命题,这大概也体现了天秤座的某些善于平衡的特质吧。
芙誉加身,行业的引领者
渐渐地,业内对夏老师的称呼越来越多,比如——班主任、夏老师、江湖百晓生、江湖盟主、人力资源行业的“罗振宇”...
每个称呼背后都有很多故事。
比如“班主任”称呼,那是2016-2020年,伙伴联盟活动的线下授课期间,因为看到有些学员比较松散,夏老师负责任、严厉的一面展示出来,“大家既然花钱来学习,就要认真学”。为了让大家早上9点按时上课,夏老师提醒酒店每天8点设置闹钟,督促所有学员起床...严师出高徒,“班主任”这个严肃的称呼在业内迅速传播起来。
后来,由于建立了各种行业社群,把数千位老板链接起来分布在各圈层领域的社群。社群的名字也非常武侠风,比如“少林、武当、点苍、华山、崆峒...” 于是,好多人开始喊夏老师“江湖盟主”。又因为从事专业的行业咨询,信息库庞大,资源网络纵横,快速解决问题“蛮灵的”,也被人称为“江湖百晓生”。
夏老师表示,有点相对高调了,其实并没有刻意去寻找某种定位,如果被业内取了某个称呼,说明是留给行业的品牌印象使然。在他看来,并不太在意这些名誉与称呼,自创业以来,想得不大,要得不多,只是在延续自身原有技能的基础上,回应行业对自己的需求。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善意生花,那些温暖的回响
谈及这些年来,颇有成就感的故事,犹如不经意间播撒的种子,可能在某个未来的时刻,开出花来。
据夏老师回忆,今年年初有一位老板找来,请他担任企业顾问,但是又没提具体什么需求。眼瞅着一年要接近尾声了,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人家,相当于收了“诊金”结果啥也没做...
于是,某天实在忍不住了,夏老师直接问对方,“为什么不找我帮忙?”
没想到,对方竟然说,“其实这次并不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而是2020年底,我们公司来和您请教过...”
原来,当时这位老板和合伙人一起,针对一个远大规划,正在纠结要不要放手去干,有些拿不准的时候,来找夏老师做咨询。夏老师结合过往行业有人尝试过且失败的经验,分析和告知风险,从而阻止了他们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
结束对话,夏老师明白了这次对方请他做顾问,完全是出于感恩的心态。
能够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让处于选择路口的人少走三年弯路,这是非常有价值和成就感的事情。
生态互联,与禾蛙结缘的故事
与禾蛙结缘,要追溯到2020年。亳州线下论坛结束的返程列车上,夏老师偶遇禾蛙的一位同事,交流中得知了禾蛙。那时,禾蛙尚在起步阶段。
2021年的一次活动,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夏老师带着一些人服机构老板们来禾蛙参观。禾蛙CEO何洪锴负责接待,并询问大家对禾蛙的了解情况,那时候大多数老板们一脸茫然,表示没听说过。
但当他们回到自己的猎头公司,向一线顾问打听时,却惊讶地发现,顾问们不仅知晓禾蛙,不少人还早已通过禾蛙平台做单。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展示出了行业信息差。
一些做供需撮合的平台,在不同层级人群中,认知度是截然不同的。一线销售因为要完成业绩,会更熟悉行业的新产品。
禾蛙立足于此,致力于打破信息壁垒,推动人力资源服务生态下的“多元协同,长期共赢”。
正如夏老师在构建行业的网格化运力体系,做人力资源生态服务。
毕竟,任何一家公司,一定不是全要素的存在。每个公司都有先天特定的、后天生长出来的基因,这种基因的相互借鉴与学习;大的资源层面系统协同,是非常有意义的。
生态互联,大道同源,殊途同归。
即便超多荣耀加持,夏老师本人非常低调。他的观点与建议,常常让前来咨询的企业老板感慨“相逢恨晚”。他发挥助力的项目数不胜数,于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从不自矜。如师者一般答疑解惑,以行动演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武侠世界,独孤求败四十岁后用木剑,摘叶飞花都可为武器,不滞于物。回归商业社会,也总有行业领袖人物,他们凭借深厚积淀与创新思维,去破解时代难题、引领行业进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江湖中留下传奇佳话。
禾蛙
禾蛙,科锐国际旗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互联平台,以人力资源服务生态下的多元协同,长期共赢为使命。于2020年上线,首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互联共享协作商业新模式,整合科锐国际28年的成熟经验,赋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数智化变革,携手生态伙伴招才引智。禾蛙旗下包含禾蛙平台、禾蛙盒子、迅致、同道等生态产品,多维链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S端)、政府(G端)、企业(B端)、人才(C端),为区域引才及全球引智保驾护航。禾蛙致力于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共赢的产业互联新生态,用数智赋能行业,打造人力资源行业新质生产力。当前,禾蛙已聚合22,000余家生态机构伙伴,14万余人力资源服务生态顾问,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